第(3/3)页 清晨的阳光不刺眼,金灿金灿,阳光下的孙山,村长越看越满意。 不愧是集美貌智慧一体的孙进士,不愧是孙家村最出息的儿郎。 村长笑呵呵地说:“闲来无事干,就到地里走一走,看一看禾仔。” 孙山点了点头说道:“不久就能收割了,我看了一下,谷子长得不错,今年收成应该不错。” 说到这里,村长就高兴了:“你说得对,今年应该是个好年。呵呵,你中了进士,今年肯定是好年。” 这两件无关的事并在一起说,孙山也无所谓,只要村长高兴就行。 村长忽然想到一个问题:“山子,你中了进士,是不是有2000亩地能免税。” 孙山点了点头:“是的,村长阿爷,的确有。” 村长眼睛发光发亮地说:“山子,这些名额你打算怎么用?” 孙山想也不想地说:“先着紧村里的水田,如果还有名额,就让郑家村,杨家村。” 大乾朝规定,中进士可以免税2000亩田地,但这2000亩是指耕地和田地,并不包括山地。 孙家村耕地少,山地多。 2000亩的免税名额孙家村肯定用不完。 同时外村人也会闻风而动,想把田地挂在孙山名下。 这件事得要跟孙伯民,村长等人仔细商量。 孙山初步计划是着紧周围的村子,太远了不好管理。 村长听到后,点了点头说:“优先给隔壁村也好,天天见,知道情况。” 随后又问:“还是按照举人时那样向你纳粮?” 孙山想了想说:“村里人就按照举人时向我纳粮。外村人跟官府一样,我们要两成。” 孙山中举时,收村里一成税,然后再拿出半成支持教育事业。 如今是进士了,村里人收的税不变,外村人就收两成。 其实孙山也不想这样,但不这么做哪里显得孙家村有特权,乡里乡亲,一定要与众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