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七章 风摧碧树-《清朝不是春天》
第(2/3)页
“呵呵,你们真是伯不离仲,仲不离伯。”
“二哥,我……”
“臣弟给太子请安,太子万安。”
“四弟,有什么大事吗?你如何如此匆忙?”
“兵部急报,阿拉布坦袭扰科尔沁蒙古众部。”
“这个贼子!两位弟弟有什么看法?”
“又一个葛尔丹!”胤祥愤怒的说。
“我看皇阿玛这次不一定会出兵。”胤禛道。
“为何?”
“此事我和四哥议过了,大西北打仗,打的是钱粮,我和四哥在户部查过国库,能用的银子仅仅四百万两,对付阿拉布坦远远不够!”
“皇阿玛也知道此事,所以恐怕只会安抚阿拉布坦和科尔沁。”
国库银两!让胤礽头上冒出了细细的汗,为拉拢朝臣,他可动用了不少,以目前的情况来看,皇阿玛不一定包容自己。胤禛和胤祥眼巴巴地望着自己,胤礽突然明白了,阿拉布坦只是一个瘾头,他们要说的重点是还款,他有种被人戏弄的感觉。
“我想皇阿玛自有决断,让我们提建议,只是参考而已。”说完,抬起茶,喝了一口。
胤禛和胤祥两人互望了一眼,就找借口出来了。
“四哥,我……”
“十三弟,我们不能为清月乱了阵脚。”
“可我,可我不甘心,我想把清月要回来。”
“我知道,但现在不是时候。我问你,老八为什么把清月送给太子,她和老八间到底发生了什么?为什么偏偏送给太子?假如老八是单纯的抛弃了清月,那么清月为什么不回你府?”
“四哥……”
“今日太子的表现你也看到了,我们一提国库欠款的事,他就端茶送客,你我现在就有一个大坎要过,过得去还是过不去,都是问题。你还有时间花费在儿女情长上吗?”
“我错了,四哥。”胤祥愧疚的看着胤禛。
“一切都得等待时机。”
“是,我听四哥的。”
看着胤禛和胤祥离开,胤礽想起来了,他在哪里见过那个女子,十三的府中,那个“调戏”了老十四的女人,她很有意思。不过更有意思的是,为什么老十三的人由老八送来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或许,老十三已经投靠了老八,不可能的,上次老十三和自己一同被幽禁,他们已经成了生死死敌了。那在老十三背后操控一切的是谁?答案只有一个——老四,只有他才能驱使得动老十三,胤礽陷入了沉思。
康熙不敢相信,国库里只有四百万两银,出兵,已经不可能了。他只能低下帝王的头,去安抚阿拉布坦和科尔沁,除去鳌拜后,他以为这一生中他不需要再对人臣低头了。可现在,他必须低头。愤怒填满了康熙的内心,他要让那些国螽得到应有的下场,否则他愧为一国之君。
“老四,我让你查的事情,你查的如何?”
“儿臣已经核算完毕了。”
“我要名单。”
“启禀皇阿玛,您让四哥负责筹苏北的赈灾筹款,最后的名单是由儿臣整理的,这是名单,请皇阿玛过目。”
胤禛没想到胤祥会来这手,瞠目的看着十三,那份名单,谁拿出来,谁就把所有的朝臣都得罪了,同时,还有所有兄弟。他知道十三是为自己好,可,可也不能牺牲自己呀!
康熙看到了胤禛的失态,他是极少失态的,看来,他们兄弟为争功也生了隙。
康熙拿到名单,旋即,他不单身体在颤抖心也在颤抖。里面有他信任的宠臣,有他的至爱——太子,有他的骨肉们。让他向臣子低头的人不是别人,全是他信任的人,全是他身边的人,是他的至亲。康熙无力的把名单放下,低头看两个儿子,上次胤禛全力护胤祥,这次胤祥以身殉胤禛,他们真的是如此兄弟情深吗?还有胤禩,他和老九老十,他们真的是兄弟情深吗?父子情都可以放弃,权力面前,兄弟情又能坚持多久呢?
“所有人都在上面了吗?”
“是,账面上有的,都登记在这里了。”
“那账面上没有的呢?”
“儿臣就不得而知了。”
“不得而知?你还来朕面前请功!”康熙把手里的名单砸回给了胤祥。
“皇阿玛请息怒,这件事是儿臣负责的,十三弟什么都不知道。”
“不关四哥的事,是儿臣思虑不周,请皇阿玛处罚。”
看着两人相互袒护,“下去,都下去!”康熙明白过来,自己的怒气不应该对这两个儿子发,他们已经尽力了,拿出这份名单,明天,整个朝堂都会和他们作对。他们只是做了自己要求他们做的事,即使再为难,他们也做了。
“你又乱来!做事前能不能和我商量。”胤禛气得直抖。
“四哥,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,这份名单会得罪所有人,包括皇阿玛,换了是我,您同样也会为我做。和您商量,能有更好的法子吗?”
“我不需要,我不需要,我只要你好好的。”
“我也是,只要四哥好,我什么也不怕!”
“你不怕,我怕!”
“四哥,我们跟太子多年了,您想过结局吗?”
……
“无论如何,我们都不应该和他一起沉了,四哥,我觉得不值!现在,只有保住了你,我才有希望。”
“不,我会保住你的。”
“四哥,你保不住我的,即使没有今天的名单,我上次已经失宠于皇阿玛,况且我帮了太子,已经成了众矢之的。还有,您比我有利的地方在于您还有德妃娘娘!”
好像十三说的在理,胤禛默认了,他不应该意气用事,会毁了他们的。
“李德全,把名单给我。”
“是,主子。”
再次看着名单,康熙知道,他需要决断了。
讨国债的事情给了老四和老十三。
胤礽接到圣旨,是老四和老十三清理国库,他稍稍松了一个口气,如果给了其他人,他恐怕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。
“多贵,我们账上还有多少钱?”胤礽问。
“还有七、八万。”
“什么?我堂堂大清国的太子,只有七、八万的银子?”
“爷,这还是奴才精打细算出来的。”
“你下去吧,这些银子,没我同意,谁也不能用。”
“是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