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章:绝不可能-《大唐捉妖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周泽认真地点点头,随后摆手薛平付铜钱。

    如此折腾了好一阵,这些人算是说完了知晓的事儿,当然七月之前的也说了几件,周泽没太在意,朝着老头笑了笑。

    “行了,今日多谢老伯帮忙,日后如若需要你们到堂作证,还望老伯能行个方便,当然只是像刚才那样,将知晓的说出来就行,判断和分析都是县衙来做,更不会影响你们的生意。”

    老头赶紧躬身,一脸的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“明府严重了,我们不过是下九流的行当,不用如此客气。”

    周泽摆摆手。

    “堂堂正正养家糊口的人,做的也是正当生意,没什么高低贵贱之分,老伯回吧!”

    一句话,老头眼泪掉了下来,一时间情绪有些激动,带着所有人给周泽躬身施礼。

    “多谢明府,今后有何吩咐,抬棺人但凭差遣!”

    周泽笑着没说话,薛平带着这些人走了,几个负责记录的,都累的手酸,周泽走过去拿起来看了看。

    薛平送完人,快步回来。

    “明府觉得这里有可用的消息?”

    “城西张举人家嫌疑最大,时间事件,都在档口,只是不知晓这个张举人,与钟家可有往来?”

    薛平想了想。

    “钟家富庶,佃户不少,家中读书的没有,至于张举人家,虽然张举人年迈,可家中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年,而且并未分家,家中田产不少。

    即便这两子有意纳妾,也是很多人上赶着提亲,虽未像他父亲一样中举,也都是读书人,张家算是合江比较有名望的人,来往真的不知。”

    周泽反应了一下,这个张举人家是文化人,家里还是富N代不大在意钱财,估计希望得到好口碑。

    “这两个儿子都什么年纪?叫什么你可知?”

    “长子张书景二十七八,似乎准备参加科举,要考取功名,长得很好,眉清目秀,妻子是泸州书院彭重阳先生的幼女,诗书才名在合江屈指可数,育有一儿一女。

    幼子张书祥今年二十二,刚参加了乡试,与绵水的一位邹举人家已有婚约,年后就要举办婚事。

    明府,这两家不搭边啊!您总不会是怀疑,张举人家中的两个儿子与此事有关吧?”

    周泽一侧头,看向薛平,见他满眼的疑惑,问道:

    “说说看,你为何觉得没有可能?”

    薛平摊开手,一脸的不理解。

    “钟家就是富户,确实比张举人家殷实,可平素没什么交集,那钟逸珊女今年已经二十五,样貌平平,为人极为刻薄,对待夫婿也不好,这个明眼人都知晓。

    张举人的两个儿子,张书景、张书祥都是相貌不凡的人,家境才学样貌德行,样样都不差,这怎么可能有关联?
    第(2/3)页